<form id="9f1x3"></form>
<address id="9f1x3"></address><address id="9f1x3"><nobr id="9f1x3"><meter id="9f1x3"></meter></nobr></address>
    <noframes id="9f1x3"><p id="9f1x3"><pre id="9f1x3"><video id="9f1x3"></video></pre></p><noframes id="9f1x3">
    <address id="9f1x3"></address>
    <address id="9f1x3"></address>
        <form id="9f1x3"></form>

              首頁 > 臨沂新聞 > 臨沂新聞 > 正文

              市廣播電視臺“我來講黨課”優秀黨課展播——《紅色詩詞里的黨史故事〈七律·長征〉》

              核心提示: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認真落實上級關于開展“我來講黨課”工作要求,“七一”期間,市廣播電視臺組織各級黨組織書記、黨員領導干部、優秀共產黨員廣泛開展“我來講黨課”活動,并組織開展了“我來講黨課”宣講比賽和優秀黨課集中宣講,形成了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講、支部書記普遍講、廣大黨員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和“人人講黨課、處處是課堂”的生動局面。大家結合工作實際,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和黨的基本知識、光榮歷史、優良傳統,講述身邊榜樣和支部故事,使黨課真正講到黨員心里?!芭R沂廣電黨旗紅”陸續推出“我來講黨課”優秀微黨課視頻展播。

              臨沂新聞

              市廣播電視臺“我來講黨課”優秀黨課展播——《紅色詩詞里的黨史故事〈七律·長征〉》

              紅色詩詞里的黨史故事〈七律·長征〉

              音樂廣播黨支部 張敏

              發揚紅色傳統,回望百年路,各位領導、同事們大家好,我是音樂廣播黨支部的組織委員張敏,今天在這里跟大家分享《紅色詩詞里的黨史故事》。

              這是毛澤東的《七律·長征》,僅僅56個字,我們看到了長征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。

              “紅軍不怕遠征難,萬水千山只等閑”,紅軍戰士用“不怕”、 “等閑”從容不迫的氣勢走過萬水千山、千難萬險。

              毛澤東同志說,自從盤古開天地,三皇五帝到于今,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?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,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,路上遇著了數不盡的艱難險阻,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,長驅2萬余里。請問,歷史上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!

              1934年10月第五次“反圍剿”失敗之后,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,進行戰略轉移,這就是長征的開端。

              各路紅軍,20多萬人相繼踏上長征路,這是一條用鮮血和生命鋪成的道路。

              這是曾經參加長征的女紅軍陳慧清,1935年長征路上,陳慧清突然分娩,并且難產,正在接生時,敵人打了過來,此時,董振堂率領一隊士兵與敵人激烈拼殺,危急關頭,董振堂下令:“你們就是打,也要給我打出一個生孩子的時間來”。鏖戰3個小時,許多戰士犧牲了,孩子順利出生。

              很多戰士不能理解,為了這犧牲了這么多兄弟值得嗎?這個時候,董振堂對他們吼出了放在今天足以永載史冊的一句話:我們今天流血和犧牲不就是為了這些孩子嗎!

              屏幕中的人物不知大家是否認識,他是鐘赤兵將軍,唯一一個用一條腿走完長征全程的人。旁邊這個女人是井岡山第一位女黨員,毛澤東的夫人賀子珍。

              鐘赤兵參加長征時21歲,婁山關戰役中,20多發子彈將他的整個小腿打成了碎渣,但他仍然強忍劇痛,繼續戰斗。我軍取得勝利,可他的傷勢嚴重惡化,必須馬上截肢,可我方醫院條件簡陋,根本沒有麻藥和設備,醫生用砍柴刀和木鋸給他做了手術,因缺少藥物傷口感染、化膿,他又經歷了兩次截肢,直到他的右腿全部被截掉。鋸完腿,他繼續長征路。

              路上,敵機瘋狂轟炸,鐘赤兵躺在擔架上無法隱蔽,在萬分緊急的時刻,賀子珍飛速撲到他的身上,鐘赤兵保全了性命,賀子珍卻身負重傷,全身被炸入17塊彈片,其中頭、背、肺部的彈片,終身沒有取出來。同志們,那時候她才剛剛生完孩子不到一個月,她以這樣柔弱的身軀捍衛了共和國中將的生命,這就是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長征精神啊。

              這樣的事跡不勝枚舉。

              1936年8月5日,抵達陜北不久,毛澤東指示紅一方面軍政治部成立編輯委員會,號召紅軍官兵把自己在長征中所經歷的戰斗、民情風俗、奇聞軼事寫下來。兩個月后,編輯部收到200多篇稿件,共50多萬字,文章于1937年2月結集出版,書名為《二萬五千里》,再版時更名為《紅軍長征記》。

              在抗戰期間,長征的事跡以不同的形式傳播著,1938年在上海租界區,出版了一本畫冊《西行漫畫》,作者黃鎮,時任紅軍宣傳科科長,這些漫畫就是他在長征途中畫的,雖然只有24幅,卻生動刻畫了中國工農紅軍艱苦卓絕、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。

              一個偉大的民族,必珍愛自己的英雄史詩,80多年來,關于長征的書籍超過2500種,紀錄片、影視作品、新聞報道數百部集,形成了獨特的長征文化。而紅軍走過的長征路,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前往探尋,汲取力量。

              2019年,臨沂市廣播電視臺的記者們兵分四路,深入實地采訪,追尋紅軍曾經戰斗過的足跡,推出許多鮮活、生動的報道。

              習總書記說:緬懷先烈,不忘初心。改革開放新世紀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,“兩個一百年”是我們要走的新長征。

              作為新時代的媒體工作者,我們更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國家民族的事業中,擔當起媒體工作者的使命。

              • 微笑
              • 流汗
              • 難過
              • 羨慕
              • 憤怒
              • 流淚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色国产综合在线
              <form id="9f1x3"></form>
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9f1x3"></address><address id="9f1x3"><nobr id="9f1x3"><meter id="9f1x3"></meter></nobr></address>
    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9f1x3"><p id="9f1x3"><pre id="9f1x3"><video id="9f1x3"></video></pre></p><noframes id="9f1x3">
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9f1x3"></address>
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9f1x3"></address>
                    <form id="9f1x3"></form>